首 页 > 资讯动态 > 公司新闻

汽车连接器市场大 实现国产化要具备哪些条件?

2017-06-13

引导语

Z近20年我国连接器市场规模飞涨。从数量来看,中国连接器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三部分:汽车连接器,通信连接器与消费电子连接器,而汽车连接器占中国连接器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下游市场的汽车产能的不断增加,且汽车连接器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汽车连接器前景广阔,同时汽车连接器毛利率和持续盈利能力优于其他种类的连接器。无论是从发展前景还是盈利能力来看,我国连接器市场投资机会在汽车连接器。

我国连接器市场规模飞涨

全球连接器生产力近20年间不断向中国转移,我国连接器市场从20年前的近乎于无发展到至今的全球第 一大连接器市场,从1997年的24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1015亿元,市场份额从1997年的1%上升到2015年的28%。中国连接器市场在将近2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07%,远高于3.97%的全球连接器年复合增长率。

随中国汽车产能突飞猛进,汽车连接器下游市场前景广阔

这主要与近20年间中国汽车产量爆发性的增长有关。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份额从10%上升至42%,2006年我国传统汽车产量仅为719万辆,到2015年达到了2450万辆,15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远远高于了同期的世界汽车产量3.05%的复合增长率。与汽车市场发展相一致的,是汽车连接器的市场。每一台汽车上的连接器价值总和约为2000元,到2015年,我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已经高达490亿。

汽车连接器持续放量能力强,国产可替代空间大

与定制化军工产品不同,汽车连接器持续放量能力优 秀。下游汽车生产厂商一旦确定一款车型,此款车型所需的数百个汽车连接器的型号在整个周期都很难改变。因此中国自主品牌车厂的发展会极大的刺激对汽车连接器的持续需求,且稳定的订单帮助汽车连接器厂商降低成本。然而近20年间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国产化替代程度进展缓慢,远远被通信连接器与消费连接器的国产化速度甩在后面。中国汽车连接器的市场仍有超过80%被国外连接器制造商所垄断。

其他种类连接器发展暂时进入平台期

我国通信连接器行业的兴盛归功于华为、中兴的崛起,消费电子连接器的崛起主要受益于过去20年间消费电子制造业的产业从台湾向大陆的转移。从国产化率来看,通信连接器与消费电子连接器基本上已经实现完全的国产化替代。

通信连接器增长点主要在2G、3G和4G的更新换代,每一次通信技术的提升为通信连接器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而下一代通信技术5G预计Z早将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因此这三年通信连接器恐难有爆发式增长。

我国消费电子连接器的主要下游厂商是智能手机厂商,目前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超90%,难有第二次引爆增长。经过5年多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1.2亿部升至2015年的4.341亿部,但是年增速已经大幅下滑近仅有个位数。从2015年开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饱和的趋势,预计2016年的市场规模在4.4亿部左右,较2015年大体持平。

汽车连接器毛利率优势明显

汽车连接器的持续盈利能力优于消费电子连接器、军工连接器与通信连接器。我们以河南天海作为汽车连接器的代表,以立讯精密作为消费电子连接器代表,航天电器作为军工连接器代表,而中航光电光模块部分作为通信连接器代表。可以看出,其汽车连接器的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而其他种类连接器毛利率则徘徊在15%左右,汽车连接器毛利率优势明显。而且汽车连接器降价大约为1%,而消费电子降价水平为15%-20%,因此汽车连接器在持续盈利能力上优于消费电子。

汽车连接器实现国产化已具备的条件

下游市场国产化是所有类别连接器国产化的前提

由于连接器行业与下游终端客户联系十分紧密,只有下游客户国产化之后,才能促进连接器的国产化。以消费电子、通信连接器的国产化之路为例,它们都是在下游终端客户实现了国产替代化后,才实现了连接器的国产化替代。通过以下三个例子(两个成功,一个失败)来证明下游行业国产化对于上游零部件国产化的重要性。

连接器国产化例子一:消费电子产业转移逻辑促使连接器市场的繁荣

七八十年代起,世界制造业中心开始由日本向台湾转移,鸿海集团抓住机遇,在1981年成功开发了连接器,正式进入连接器领域,并积极布局全产业链,逐步成为一家成世界著名代工厂。1988年,台湾鸿海将当时利润附加值Z 低的连接器制造剥离出来,在深圳建厂,富士康由此建立。随后,富士康复制了其母公司的发家之路,以连接器起家,之后以精湛的代工技术和良好的企业关系拓展到全产业链的代工,在2004年成为了全球第 一大3C代工厂。

2004年,出身于富士康的王来春创办了立讯精密的前身立讯有限公司。立讯有限公司专注于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3C、汽车和通讯等领域。该公司初期客户均为内销客户,包括联想、同方、方正三大国内电脑品牌厂商,随后开始承接从富士康剥离而出的连接器内地订单。在代工之余,立讯精密重视研发,提升技术,在2010年成功A股上市,占据了国内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上了半壁江山。

连接器生产从台湾鸿海到深圳富士康再到立讯精密的交接过程,终端市场为王这句话毫不夸张,富士康的连接器订单来自台湾鸿海这一全球著名3C代工厂,它就掌握了3C市场中Z 大的一块蛋糕,自然发展的风生水起。其后同样与终端市场上的富士康关系紧密的立讯精密也在短时间内站稳脚跟,蒸蒸日上。因此,想要连接器的国产化替代,还需借助终端市场国产化替代的东风。

连接器国产化例子二:华为助力国产通信连接器的发展

1987年成立至今,华为从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成长为如今全球电信设备领域的佼佼者,发展速度可谓迅猛。而华为能迅速抢占全球通讯市场,除了其优越的技术研发能力之外,还因为其巨大的价格优势。为了控制成本,扩大价格优势,华为谋求与国内连接器厂商的合作。通讯连接器在连接器中属于工业类连接器,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军工出身技术先进的中航光电与华为一拍即合,开始通信连接器市场的探索。此后,公司民用连接器产品比重逐年上升, 2007年收入占比达到56.19%,超越军用连接器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2009年金融危机之际,中航光电也靠3G通讯连接器的订单发展红火。接下来的4G 通讯发展机遇中航光电也没有错过,持续增长,成为中兴、华为等主流通讯巨头连接器配套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也成长为了非消费电子领域的连接器龙头。

中航光电顺利开拓民用连接器市场的过程中,军工连接器制造积累的技术确实是基石所在。但华为在全世界通讯市场上迅猛发展也是它完成通讯连接器市场布局的有力支持。

连接器国产化反例一:为何台湾的汽车电子业没有发展起来?

台湾的消费电子产业从上世纪40年代兴起,受益于国际电子产业转移的大逻辑,以进口元器件组装收音机起家,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迄今为止,台湾电子产业在笔记本电脑的生产与代工、晶圆代工和IC设计、电子产品组装、LCD面板、手机芯片系统以及通信、多点触控模块、3D面板、电子纸、WiMAX和锂电池等行业都占据了优势地位。

然而汽车电子在台湾的发展却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台湾在汽车电子这一领域,始终没有一个成规模的下游汽车市场。但同样下游市场匮乏的消费电子市场可以带领台湾腾飞几十年,汽车电子却连短暂辉煌都未曾有过。这又取决于手机笔记本这类消费品与汽车在供应链上的巨大差异。

消费电子品本身的体积较小,质量较轻,零部件则更为小巧,易于远途运输。此外,消费电子的需求大,更新换代快,还有一部分零部件在不同电子品中规格一致。这种零部件的生产一旦实现批量化就会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台湾厂商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批量化生产带来的高质量和高利润迅速成为全球消费电子的代工厂。

而汽车平均重达3-4吨,运输成本和远途损耗十分巨大,因此汽车整车厂的建立会跟随着汽车消费市场转移。同样,这些整车厂也会考虑到零件的运送成本,偏好于就地取材,与当地的配件厂合作。即使在整车厂刚刚建立时,当地配件厂尚未发展起来,这种地缘优势也会迅速扶植起一批当地企业。这就是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的形成就是这种集群效应Z直观的体现。纵观全球汽车整车制造商,几乎没有跨国取材,运输零件。

台湾的人口和地域限制了台湾的汽车消费市场,弱势的汽车消费市场又限制了台湾汽车产业的发展。仅以2015年为例,这一年台湾汽车市场销量为42.1万辆,而中国大陆传统汽车则达到了2450万辆,是台湾市场的50多倍。这种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为孕育出优 秀的国产汽车连接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汽车产业终端市场上先天不足的台湾,拥有再好的代工技术和价格优势都难以在汽车电子产业上形成突破。


标签

Z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连接器生产厂商 
手机官网
Copyright © 上海跃跃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沪ICP备17030747号 技术支持:祥云平台